游戏一直被认为是与区块链技术契合度最高的领域之一。自从区块链养猫游戏《CryptoKitties》在全球爆火之后,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,国内涌现的区块链游戏少说也有数百款。 区块链+游戏的广阔前景值得期待,但客观来讲,目前的区块链游戏仍处在野蛮生长时期,带着很重的投机炒作色彩,在美感与趣味性上离真正的游戏还差很远。怎样将区块链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游戏中?区块链游戏想在国内长远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?仍是当前阶段需要摸索与研究的事。 去年下半年起登场的一系列链克游戏,或许可以作为我们讨论的典型样本。 通过推出“玩客云”与“玩客币”(后改名“链克”),迅雷在2017下半年建立起自己的区块链生态,而游戏是其中最热门的应用。到2018年初,市面上基于链克开发的区块链游戏已经达到数十款,从玩客猴到链克熊、链克龙、链克狐,以至于有人调侃要集齐“链克十二生肖”了。 与其他区块链应用相比,迅雷链克可以说颇具“中国特色”:诞生于国内,官方只限定在内部流通,并非完全的去中心化。而在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围绕迅雷链克生态产生的种种现象,也可以说是国内区块链游戏生存发展的缩影,其中涌现的种种问题,也值得总结和思考。 运作模式:先充值还是先试玩? 从去年底至今,基于迅雷链克开发的区块链游戏少说也有30余款,它们又被统称为链克游戏。游戏茶馆近日对这些游戏进行了初步梳理。 可以看到,这些链克游戏绝大多数仍然是虚拟宠物养成类,但在具体操作上并不完全相同,基本体现出当下国内区块链游戏的两大模式。 模式一:先充值、后试玩 这类游戏需要玩家注册之后先充值,然后才能通过拍卖、抽奖、认购、交易等途径,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区块链角色。这也是当前区块链游戏使用最多的模式。 比如《狗狗云宠》宣称,0号创世狗为团队保留,不可交易;玩家通过拍卖可以获得1-20号创世狗,通过抢购可以获得21-100号创世狗,通过抽奖有一定几率获得创世狗。 《玩客猴》初期生成了101只创世猴,0-3号为团队保留,4-19号会进行拍卖,20-99号则以2000链克一只的价格在其微信公众号圈子成员中完成认购。后期加入的玩家,可以通过集市购买、抽奖等途径获取猴子。 《链克鸡场》也宣布对108只创世蛋中的0-9号进行不定期拍卖,10-107号进行抢购。此外玩家后期也可以通过抽奖、集市交易等方式获取小鸡。 同样采取这种模式的还有《链客熊猫》《链克女友》等等。 模式二:先免费试玩,后认筹 也有部分游戏选择了先邀请试玩、后认筹的方式。这种模式下玩家前期加入的成本极低,降低了游戏早期推广的难度。 比如《链克蛋蛋》宣布会向前期拟定的1000名推广玩家发放邀请码,每个推广玩家进入游戏后会获得3个邀请码,可以再邀请其他人加入,每个受到邀请的玩家又能获得3个邀请码,以此类推。这些拥有邀请码的玩家,都能上线兑换免费宠物进行试玩。 《玩客三国》同样在白皮书里表示,会先邀请内测用户,等注册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,再择时开启正式认筹。 需要提到的是,在推广过程中,许多区块链游戏都会对稀有角色开放认购。 如前面提到的《狗狗云宠》《玩客猴》《链克鸡场》,都对特定号段的0代角色开放了认购。其他的如《功夫链克》开放了6级侠士的认购,费用为2000链克;《玩客狼》也对100只创世狼王开放认购,一只的价格为2500链克。 发展痛点:跑路事件多发、政策红线避不开 客观来讲,当下国内的区块链游戏还处在野蛮生长时期,乱象不少,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。 1 同质化严重:31款链克游戏里绝大部分都是动物养成 区块链游戏诞生至今,基本都还逃不出模拟养成的套路。以之前梳理的31款链克游戏为例,明确属于养成类的至少有25款,且绝大部分是动物养成,以至于玩家中一度流传着“链克十二生肖”的说法。仅仅是虚拟狗养成的链克游戏,就有《玩客汪》《乐狗云》《狗狗云宠》《链克狗》《玩客狗》《旺客狗》等不下6款。 2 团队开发及运营实力不足:频繁停服及崩盘 开发区块链游戏的许多都是小团队,在游戏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实力不足的问题,停服和崩盘事件频出。 今年2月3日上线的《乐狗云》,运营不到10天就宣布倒闭。2月11日,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,因团队运营不利导致乐狗陷入巨额亏损,日均亏损超过1万,经团队研究决定暂停运营。 《链克三国英雄》也在上线前宣布停止开发,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技术难关无法攻克。 3 信任体系尚难建立:玩法一改再改、团队跑路事件频出 从去年底至今,已经出现过玩客兔、玩客羊、青蛙dog等多起团队跑路事件,一些运营中的游戏也因为多次修改规则引发玩家不满。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得不到约束和改善,市场对于区块链游戏的信任度恐怕会大大降低。 《玩客猴》在运营过程中曾对猴子的代系、生育能力等等做出多次修改,如取消4代及4代以后小猴的生育能力、宣布6代以后的猴子全部转为6代、将系统标准生育冷却时间由30分钟延长至150分钟等等,这些修改都直接影响到玩家利益,多次引发不满。这一方面暴露出游戏在设计之初存在不足,另一方面官方“说改就改”也令人担忧玩家利益如何保障。 一些游戏团队的跑路,也给区块链游戏带来了“涉嫌诈骗”的负面影响。今年2月,有玩家在网上发帖称,玩客兔团队假借游戏推广骗取大量链克后失踪。游戏茶馆搜索发现,玩客兔官方网站目前已无法打开,官方QQ群显示只剩1人,网上已经出现了名为“玩客兔追讨”的维权微博,多名网友留言声称被骗,被骗金额从100多链克到数千链克不等。 《青蛙dog》1月28日上线之后,2月7日就曝出开发人员卷款跑路,将股东钱全部卷走的消息。其官微随后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。 4 政策红线之下前景不明 除了产业早期的这些乱象,国内区块链游戏的发展还有一个最大痛点:政策限制。这一点在链克游戏的发展上体现尤为典型。 事实上在迅雷发行链克的前一个月,中国央行就已经明令禁止区块链ICO。2017年9月4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,全面叫停ICO发行及交易。公告将代币发行融资定性为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,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。 在这样的政策前提之下,迅雷发布链克显得小心翼翼,尽量避免与“虚拟货币”的概念扯上关系。12月9日,迅雷宣布将“玩客币”改名为“链克”,将“玩客币钱包”更名为“链克口袋”;且一直强调链克是一种只在内部流通的交换媒介,不具备任何货币属性和炒作价值。12月14日,链克口袋上线实名认证功能。 今年1月25日起,更直接关闭了链克口袋用户间的转账功能。这意味着链克将无法上线第三方交易平台,炒作途径被堵。 即使是这样,迅雷链克仍然不时受到“敲打”。今年1月12日,互金协会发布消息提醒防范变相ICO,其中点名迅雷链克,称其采取的“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”(IMO)的模式值得警惕,存在风险隐患。今年2月初,又有外媒报道,迅雷在美国的股票投资者向其发起两起集体诉讼,声称该公司发布了虚假信息,掩盖“链克”是ICO的事实,致使股价受到重大影响。 在政策的限制和迅雷的种种妥协调整之下,给链克游戏带来的影响也是直接的。去年底,链克价格一度由最初发行的0.1元涨到8元,最高甚至超过10元;而到今年2月底,链克价格已经一路下跌到1.8元左右。至少短期来看,链克在国内已经很难有升值和交易空间,那些打算借链克游戏炒作大赚一番的玩家们,可能如意算盘要落空了。 当然,目前对链克游戏的前景下定论还太早。迅雷方面和一些链克游戏团队已经在做应对。链克口袋推出了国际版,一些链克游戏也在推出国际服,跟国际版的链克口袋对接。但失去了国内市场的空间,想在海外做出成绩,目前看来比较困难。 |
说点什么...